一項令人振奮的技術突破正在改變 GPU 編程的面貌!Rust,一種以性能、安全性和並行性著稱的現代程式語言,現已實現了在所有主要 GPU 平台上運行的壯舉。這項成就來自 Rust GPU 計畫,該計畫展示了一個統一的 Rust 程式碼庫,能夠在 Vulkan、CUDA 和其他 GPU 後端上執行計算任務,而無需依賴傳統的 GPU 專用語言,如 WGSL、GLSL 或 HLSL。這項技術的實現不僅簡化了開發流程,還為跨平台 GPU 計算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喺呢個新嘅技術突破裏面,Rust GPU 計畫成功展示咗一個單一嘅 Rust 程式碼庫,可以喺唔同嘅 GPU 平台上運作,包括 NVIDIA、AMD 同其他支援 Vulkan 嘅設備。呢個計畫嘅核心理念係用標準 Rust 語言嚟寫 GPU 程式碼,唔使再學一堆複雜嘅 GPU 專用語言。透過 Rust GPU,開發者可以用熟悉嘅 Rust 工具同生態系統,喺 CPU 同 GPU 之間共享程式碼,減少咗開發嘅複雜性同重複工作。呢種統一嘅開發體驗,對於想喺唔同硬件上實現高效能計算嘅開發者嚟講,簡直係一個革命性嘅進步。
傳統上,GPU 編程需要用到特定嘅語言同工具,例如 WGSL、GLSL、MSL 或 HLSL,呢啲語言同主機應用程式嘅語言同工具唔同,導致開發者要喺 CPU 同 GPU 之間來回切換,增加咗開發嘅複雜性同錯誤嘅機會。而 Rust GPU 計畫同 Rust CUDA 計畫改變咯呢個局面。Rust GPU 將 Rust 程式碼編譯成 SPIR-V,呢個係 Vulkan API 常用嘅二進制格式,支援多種 GPU 硬件。而 Rust CUDA 則將 Rust 程式碼編譯成 NVVM IR,專為 NVIDIA GPU 優化。喺呢個計畫入面,兩者嘅努力最終匯聚,實現咗一個單一程式碼庫喺多個 GPU 後端上運行嘅目標。
呢個展示仲包括咗一個簡單嘅 bitonic sort 演算法,作為跨平台 GPU 計算嘅實例。雖然呢個展示只係用咗一個計算核心同入口點,但底層工具同生態系統支援多核心同多入口點,適用於更複雜嘅應用場景。喺編譯過程中,Rust GPU 使用 rustc_codegen_spirv 將 GPU 核心編譯成 SPIR-V,嵌入到 CPU 二進制檔案中,喺運行時由 naga 翻譯成目標平台所需嘅著色語言。而 Rust CUDA 則使用 rustc_codegen_nvvm 將程式碼編譯成 PTX,透過 CUDA 驅動程式執行。呢啲技術嘅結合,令到開發者可以喺唔同 GPU 平台上使用同一套 Rust 程式碼,實現真正嘅跨平台兼容性。
雖然呢個技術仲有好多需要完善嘅地方,例如性能優化同工具鏈嘅穩定性,但呢個里程碑已經展示咗 Rust 喺 GPU 編程領域嘅巨大潛力。Rust 嘅 no_std 生態系統仲允許開發者喺 GPU 上重用現有嘅 Rust 庫,無需額外嘅 GPU 支援。呢種能力為未來嘅 GPU 編程開闢咗新嘅可能性,特別係喺高效能計算(HPC)、人工智慧同遊戲開發等領域。想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 Rust GPU 官方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