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tral AI 是什麼?關於這家 OpenAI 競爭對手的全面解析

Back
Category : News

Mistral AI 係一間喺2023年喺法國巴黎成立嘅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專注開發開源同專有嘅大型語言模型 (LLM)。佢哋嘅目標係「將前沿人工智能放喺每個人嘅手中」,同 OpenAI 嘅封閉系統形成對比,強調透明同可定制化。Mistral AI 由三位喺人工智能研究領域有豐富經驗嘅創辦人帶領:首席執行官 Arthur Mensch(前 Google DeepMind 研究員)、技術總監 Timothée Lacroix 同首席科學家 Guillaume Lample(兩者皆為前 Meta 員工)。佢哋喺法國頂尖學府 École Polytechnique 認識,憑藉對人工智能嘅熱情同專業知識,喺短短時間內將 Mistral AI 推上全球人工智能舞台,估值高達60億美元,成為歐洲最具潛力嘅科技公司之一。

Mistral AI 嘅核心產品包括佢哋嘅人工智能助手 Le Chat,係一個同 OpenAI 嘅 ChatGPT 競爭嘅對話式人工智能工具,支援多語言(包括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同意大利文)同程式碼生成。Le Chat 自從喺 iOS 同 Android 平台推出後,喺頭兩星期已經錄得100萬次下載,喺法國 iOS 應用商店免費應用程式類別中更一度登頂。法國總統 Emmanuel Macron 喺2025年2月巴黎人工智能行動峰會前,喺電視訪問中公開支持 Le Chat,呼籲民眾下載,話係支持歐洲同法國嘅科技冠軍,創造本地就業機會。除咗 Le Chat,Mistral AI 仲提供一系列模型,包括 Mistral Large 2(取代舊版 Mistral Large)、Pixtral Large(多模態模型)、Mistral Medium 3(專為編碼同 STEM 任務優化)同 Devstral(專注程式碼生成,採用 Apache 2.0 開源許可證,允許無限制商業用途)。

Mistral AI 嘅獨特之處在於佢哋致力於開源同高效能嘅平衡。佢哋嘅開源模型(如 Mistral NeMo,與 Nvidia 合作開發)允許開發者喺本地部署,無需依賴雲端服務,特別適合對數據隱私敏感嘅行業如金融同醫療。相比之下,OpenAI 嘅 ChatGPT Enterprise 同 Anthropic 嘅 Claude Enterprise 唔支援本地部署,限制咗靈活性。Mistral AI 仲推出咗 Mistral OCR(光學字符識別 API,可將 PDF 轉為文本)同 Mistral Agents API,幫助企業將人工智能整合到實際應用場景,例如客戶服務、工作流程自動化同複雜數據分析。喺2025年6月,Mistral AI 發布咗 Mistral Code,一個同 GitHub Copilot 等競爭嘅編碼客戶端,進一步擴展佢哋喺程式設計領域嘅影響力。

喺融資方面,Mistral AI 自成立以來已經籌集咗約10億歐元(約10.4億美元)。2023年6月,佢哋以2.6億美元估值完成1.12億美元嘅種子輪融資,創下歐洲最大種子輪紀錄。2023年12月,佢哋再以20億美元估值完成4.15億美元嘅 A 輪融資,由 Andreessen Horowitz 領投。2024年6月,Mistral AI 完成6億歐元嘅融資,估值飆升至60億美元,投資者包括 Microsoft、Nvidia、Cisco 同 Samsung Ventures。Mistral AI 同 Microsoft 嘅合作包括透過 Azure 平台分發模型,並獲得1500萬歐元投資,但呢個交易因為規模細小,無被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調查。Mistral AI 仲同法國軍方、Stellantis、IBM 同法國新聞社等企業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顯示佢喺企業市場嘅潛力。

雖然 Mistral AI 喺技術同融資上取得顯著進展,但佢同 OpenAI 嘅差距仍然存在。OpenAI 喺全球市場佔有率同品牌認知度上領先,融資總額高達180億美元,遠超 Mistral AI。喺某些基準測試中,Mistral Large 2 雖然逼近 GPT-4o 嘅表現,但喺程式碼生成等任務上略遜一籌。Mistral AI 嘅收入目前估計喺八位數範圍,遠低於 OpenAI 嘅規模。儘管如此,Mistral AI 憑藉其成本效益(例如 Mistral Large 2 每百萬輸入/輸出 token 費用分別為3美元同9美元,遠低於 GPT-4o 嘅5美元同15美元)同開源策略,吸引咗越來越多嘅開發者同企業客戶。佢哋喺歐洲人工智能生態系統中嘅角色,尤其喺數據隱私同本地化解決方案嘅需求下,越來越重要。Mistral AI 嘅未來挑戰在於如何喺快速增長嘅同時,保持其「最綠色同領先嘅獨立人工智能實驗室」嘅承諾,並喺全球市場中擴大影響力。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