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網絡服務(AWS)最近喺2025年7月14號推出咗一個全新嘅AI集成開發環境(IDE)Kiro,佢同傳統嘅「即興編碼」(vibe coding)唔同,Kiro用咗一個叫做「規格驅動開發」(spec-driven development)嘅方法,幫開發者將創意快速變成可以上線嘅程式碼。呢個工具唔單止幫你寫code仲幫你有系統咁計劃同執行軟件開發任務,畀你喺開發流程中更加有條理同高效。Kiro基於Code OSS(Visual Studio Code嘅開源核心)打造,支援Claude Sonnet 4.0同3.7模型,仲計劃將來支援更多AI模型,畀開發者有更大嘅靈活性。
同其他AI編碼工具如GitHub Copilot或者Cursor唔同,Kiro唔係單純靠你同AI嘅對話去生成程式碼,而係透過結構化嘅規格文件(specifications)同自動化嘅「hooks」功能,將你嘅自然語言提示(prompt)轉化成詳細嘅需求文檔、設計圖同任務清單。例如,你只需要輸入一個簡單嘅提示,例如「為產品加入評論系統」,Kiro就會幫你生成一個包含用戶故事(user stories)、接受標準(acceptance criteria)同邊緣案例(edge cases)嘅需求文件(requirements.md)。跟住,佢會再生成技術設計文檔(design.md),包括數據流程圖同API端點,仲有任務清單(tasks.md),將開發工作分解成一個個具體嘅步驟。呢啲文件唔單止係靜態嘅文檔,佢哋會同你嘅程式碼同步更新,確保你嘅項目始終同最初嘅計劃保持一致。
Kiro仲有一個好強大嘅功能叫做「agent hooks」,呢啲係一啲事件驅動嘅自動化功能,喺你保存、創建或者刪除文件嘅時候會自動觸發AI代理去完成一啲例行任務。例如,當你保存一個React組件,hooks可以自動更新相關嘅測試文件;又或者喺你修改API端點時,自動更新README文件。呢啲自動化功能好似一個經驗豐富嘅開發者幫你檢查同完成瑣碎嘅工作,確保你嘅程式碼庫保持一致同高質。Kiro仲支援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可以同外部工具同數據源連繫,幫你整合更多資源同資料,進一步提升開發效率。
Kiro嘅設計理念係希望解決傳統AI編碼工具嘅問題,例如生成嘅程式碼缺乏文檔、難以維護嘅技術債(technical debt)。通過強制開發者喺寫程式碼之前先思考需求同架構,Kiro幫你打造更易於維護嘅軟件。喺公開預覽期間,Kiro係免費提供,但有一定嘅使用限制。AWS仲公佈咗未來嘅定價計劃:免費層有每月50次代理互動,Pro層每月19美元提供1000次互動,Pro+層每月39美元提供3000次互動。雖然呢啲定價同其他AI工具比起來可能稍貴,但Kiro嘅結構化方法同企業級功能,特別適合需要高度可維護性同文檔化嘅企業團隊。
業界對Kiro嘅反應都好正面。分析師同開發者都覺得Kiro嘅規格驅動方法好有潛力,特別係喺需要嚴謹計劃同長期維護嘅大型項目。有人甚至話,Kiro可能係AWS近年來最成功嘅開發者工具之一。不過,對於一啲追求快速原型製作嘅團隊,Kiro嘅結構化流程可能會覺得有啲繁瑣。總括來講,Kiro代表咗AI輔助開發嘅新方向,唔單止追求寫code嘅速度,仲注重整個開發流程嘅系統性同可持續性。想試用Kiro嘅開發者可以加入等候名單,支援Mac、Windows同Linux平台,兼容多種程式語言同開發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