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asic 喺1990年代初推出,作為一個簡單易學嘅程式語言,對香港嘅教育同年輕一代有一定影響,尤其喺電腦普及嘅早期階段。嗰陣時,唔少香港學校開始引入電腦教育,QBasic 因為佢簡單嘅語法同內置於 MS-DOS 系統(例如 Windows 95),成為好多學生接觸程式設計嘅第一步。以下係 QBasic 當年點樣改變香港兒童一生嘅幾個面向:
- 啟發對程式設計嘅興趣:
QBasic 提供一個直觀嘅編程環境(IDE),學生可以即時見到程式運行結果,例如寫簡單遊戲(像《Nibbles》同《Gorillas》)。呢啲體驗激發咗好多香港學生對編程同科技嘅興趣,部分人甚至因此走上科技相關嘅職業道路,例如軟件工程師或遊戲開發者。
- 培養邏輯思維同解決問題能力:
學習 QBasic 要用到結構化編程(structured programming),例如用循環、條件語句等,呢啲訓練有助學生培養邏輯思維同分析問題嘅能力。喺香港嘅教育環境,呢啲技能喺學術同職場上都好有價值。
- 電腦教育嘅普及化:
喺1990年代,香港嘅學校同電腦中心開始將 QBasic 納入課程,因為佢唔需要複雜嘅編譯器,適合初學者。呢個時期好多香港兒童通過 QBasic 第一次接觸電腦,間接推動咗資訊科技喺香港嘅普及。
- 創造回憶同文化影響:
對一啲70後至90後嘅香港人嚟講,QBasic 係童年回憶嘅一部分。喺電腦室寫程式、玩 QBasic 遊戲,或者同同學分享自己寫嘅小程式,呢啲經歷成為咗一代人嘅集體回憶。甚至有啲人因為 QBasic 開始自學更高階嘅語言,例如 Visual Basic 或 C。
不過,QBasic 嘅影響主要集中喺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因為隨住 Windows 2000 之後微軟不再內置 QBasic,加上新嘅程式語言同工具(例如 Python、Scratch)出現,QBasic 逐漸退出主流教育。
Post Views: 455